目前業界對SiC和GaN等材料的性能及在功率領域應用優勢分析較多 ,一般會提到芯片成本是硅基產品的五到八倍等結論,而對于為何會有這樣差距的原因探討得較淺。本文意在提供更多直接的數據來幫助大家有更深入的認識,從而全面的分析一種材料技術的改進難度,以及新材料導入市場所主要考慮的因素。
1、襯底制造環節的分析
(1)晶片尺寸:三種材料目前的尺寸基本相當,即單片襯底的芯片產出相差不大(GaO器件做成垂直器件相對會更小,此處差異忽略不計)。SiC已有8寸單晶襯底、GaN(自支撐)目前有4寸量產產品,6寸樣品剛進入市場,未量產暫時未考慮。
(2)設備投入(晶體生長爐+坩堝+晶體加工設備):GaO設備投入每條產線投入約350萬,SiC設備投入每條產線550萬,GaN設備投入每條產線800萬。
(3)生產效率:GaO每月可產出8爐,年產80爐,可產800片,邊角料短期內還可切成10mm * 10mm的小片銷售給科研單位研究用,每爐100片,年產8000片小片。SiC每月可產4爐,年產40爐,可產400片,不能按小片銷售,且良率按30%算約為120片。GaN自支撐襯底產量更小。在材料學領域,一般以2100℃作為晶體生長的分界線,低于此溫度可以使用常規的設備,一旦工藝溫度超過該界限,則需使用加熱、保溫等完全不同的材料體系,即完全不同的特殊設備,價格要比常規設備高出數倍。PVT-SiC
晶體生長溫度高達2400℃,且跟GaN一樣,無法通過可視化窗口觀察生長過程進行控制,因此設備價格、加工能耗、良品率都較低,導致這兩種襯底材料成本高企不下。而GaO的襯底成本約為SiC的1/3~1/5,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。液相法SiC解決了PVT法不可視良率低、需要高溫、缺陷密度高、只能做N型的問題,實現高良率、低能耗、高品質、可生產P型等效果,即低成本、但同時也會極大促進SiC產品的應用,可能會對GaO市場推動也帶來一定影響。
關于液相SiC和無銥GaO這兩種優勢技術來說,需要補充的是:
① 晶體
液相SiC長成的晶體為正六方型,即使達到6寸,也只能切成4寸使用,造成很大的浪費,尺寸越大浪費越多。
無銥GaO晶體是圓柱形,可直接切成同直徑圓盤。
② 成本
預計當技術成熟時,即良率相同的情況下,碳化硅比氧化鎵的成本至少貴30%,而且尺寸越大,成本差距越明顯,氧化鎵優勢越大。 氧化鎵
③ 優勢
目前液相SiC技術尚處在實驗室階段,從理論上看,該技術生成的SiC晶體質量會更高,不僅位錯降一個數量級,而且因成品率提高(液相SiC天然較氣相SiC成品率高),使得成本差不多相較當前的氣相法SiC能降50%。而且與無銥GaO一樣的是,尺寸越大成本降低越明顯。
④ 瓶頸
工藝溫度為1700~1800℃,而此前由于SiC材料在溫度還未達到熔點融化就升華了。日本、國內某研究所以及我國某創業公司的技術路線基本相同,未來主要區別在于技術細節的把控和對下列問題的解決:
一是生產中爐內缺乏可視系統,導致成品率無法保證,尤其是籽晶接觸液面缺乏探測手段,籽晶很薄只有1毫米,過淺尚未接觸無法結晶,過深沒入液面無法生長,需要特殊的控制手段。
二是溶劑,碳在溶劑里面溶解度很低,如果超出就形成碳簇,會圍繞碳簇形成多晶,導致生產失敗,因此工藝上對熱場和流場的要求很高,需要穩定和合理的工藝控制技術。
三是該技術SiC同樣長不厚,僅幾毫米厚,一般不超過10mm,還要留出3mm以上做下一爐生產的籽晶,因此實際生產效率提高不多,后續研發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如何繼續長厚,而且大規模生產中還需要開發自動配料系統,持續穩定供應合適的溶液。
2、 外延及芯片制造階段的對比
(1)SiC、GaN的外延生長設備成本就明顯要高出GaO材料數倍,且因為外延時間較短,thc?tepi,即升溫、降溫的時間要遠遠大于實際外延生長時間,所以幾種材料外延的速度差異并不明顯,而且由于各家技術有差異,用途不同的外延也有些許差別,此處不做更深入的比較。目前各種材料的外延技術較為成熟,可以滿足市場的需求。
(2)芯片加工階段,由于GaO、SiC可以使用垂直結構,所以同等規格下,芯片面積較小,為便于比較,暫時忽略這種優勢,三種材料在功率芯片加工過程的成本差異不大。綜上,可以看出,GaO器件Z終成本低于SiC、GaN,且性能更好,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。